close

賦別曲【新譯本】:文壇大師米蘭.昆德拉最鍾愛的作品!翻譯名家尉遲秀根據大師指定的法文修訂版全新翻譯- TAAZE 讀冊生活

「她向他宣告,活在這裡,可以用其他方式,也可以為了其他目的。她向他宣告,比起正義和真理,美更是真實,更無庸置疑也更可及的,美是超越一切的,而在此刻,美對他來說卻是永遠失落的。」


我深有所感,寫讀書心得就跟購物一樣很需要衝動。昨天才讀完,今天就立刻督促自己寫心得,要不然就會漸漸淡忘了... 話題轉回這本書,米蘭昆德拉是我一直以來都蠻欣賞的作家,他的著作我居然默默的也幾乎蒐集完了... 雖然看過這麼多本他的書,剛開始讀<賦別曲>時仍令我感到震撼,這種震撼更像是心靈上的震撼,也許是剛好處在迷惘的人生狀態,總是在讀米蘭昆德拉時得到那種,彷若尋找了很久或是忽略了很久的想法突然顯現,突然就領悟了生命中苦澀的無奈與挫敗都其來有自,一輩子都將如此,每個人都在受著不同的苦。也許這是米蘭昆德拉的作品最為迷人之處,因為他將悲劇與喜劇都抹去,賦予他們無奈與淡然的色彩,再如何的悲哀與痛苦,他筆下的角色不會向著讀者撕心裂肺地喊叫,只是繼續著與自己的鬥爭... 

而米蘭昆德拉寫作的手法與很特別,在角色的心理描述之間轉換的天衣無縫,(這點和維吉尼亞 吳爾芙Virginia Woolf 有點類似),讀來完全沒有生硬之感;這些角色往往形成一種輪迴,或說一種強硬的緣分,將所有人織在命運這張網上。有點類似舞台劇在每一幕之間的轉換,不同的角色們躍上舞台,演出屬於他們生命與內心的獨角戲,而大家終將相遇,終將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

每每讀米蘭昆德拉的作品,我都會深切地思考道,我們是否永遠無法真正理解他人的內心?我們的雙眼所見是如此侷限,我們所訴說的可能遠不及心中的百分之一,而我們又怎麼可能參透現實世界的真實樣貌呢?我們僅只是活在我們心靈投射出的世界之中而已,如此思考不禁令人憂傷,也不難想像米蘭昆德拉書中的無奈之感自何處來了。


<賦別曲>,描寫宗教信仰,談論愛情,同時也述說政治民情。這可以是一本光怪陸離的小說,似乎意識流與神話性的色彩淡淡地籠罩住整本書,始於一個害怕女人的小喇叭手和懷孕的少女,最初只是小喇叭手單純的希望少女能去墮胎,而少女渴求透過腹中的胎兒取得對於自己人生的掌控權而已;隨著情節推進,加入了醫生因為想去冰島旅遊而千方百計地希望成為美國人的養子的願望、渴求突破智慧的牢籠,獲取性的吸引力的養女、還有前來向醫生道別、渴望自己能放下對祖國的執念,去往他國的政治革命家,試圖擺脫如影隨形的嫉妒的妻子和苦苦追求愛情、同樣被嫉妒支配的少年,以及期望救贖他人、虔誠的美國人;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們在名為溫泉鄉的舞台上相遇、猜忌,到了故事的尾聲,所有人的願望都以不同的方式實現了,但是代價是大家都走上了與自己所想完全不同的道路,屬於他們人生的一部份永遠失落了,曾經的愛與理想幻滅了,過去的存在彷彿是為了脫胎換骨的今日... 也許除了醫生之外吧!醫生彷彿位在更高的位階,他以實現他人願望而得以實現自己所有願望,他不需要放棄才能得到,他所給的,都是她一直擁有的。

不得不承認我在閱讀時也有一些時刻很討厭某些角色,但這個事實正巧反映了人的真實,我們都有美與卑劣部分,我們都是自私又博愛的,既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又不願意給予對方他們所渴望的。

而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和<生活在他方>有點類似,似乎我們都將已經占有之物棄如敝屣,我們所渴望的永遠都不屬於我們,只屬於外面的世界,那個完全自由的世界。所以小喇叭手要的掌控權必須依靠對方自願的放棄,少女渴求的生命的掌控權必須以生命的代價換取,革命家要放下對殺人者、告密者的痛恨必須讓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員,養女對於性的渴望需要靠一個男人無心的成全,被憤怒支配的少年因情人的死而終於清醒,嫉妒的妻子則是因一個永遠無法占有的男人放下了執念,而美國人渴望成為的救贖者形象必須以看清正義的真實樣貌而消逝。人能掌握的,彷若我們所架構出的虛幻,真實的世界在我們雙眼的簾幕後方,唯有揭開了遮蓋的簾幕,才能看見苦苦追求的事物是如此之輕,也許毫無重量,如此虛渺的存在,唯有命運之手能夠在某個瞬間賜予渴求的人們。


<賦別曲>中的愛情既不崇高甚至還有點卑劣,但是,又一次,彷若長久以來人性的那塊遮羞布被扯下,終於赤裸裸地顯現出真實的樣貌了。在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中,情緒被分析、被瓦解,直到我們認知到原來那些曾經不可一世、冰心玉潔的理想都帶有目的,都會改變,而我們所施予的愛或憐憫,可能他人根本不屑一顧,可能根本是齣可悲的獨角戲。在小說後半段中,三對男女的各自在相鄰的房間裡發生肉體關係,這三段不同的情愛關係描寫中,有崇拜、有反感,也有悲憫;唯一相同的似乎只有這些情感都帶著一層表象的面紗,在三個男人的內心自白之中,性僅是肉體的行為,而支使他們做出這個行為的內心情感是如此大相逕庭,甚至沒有一個能稱之為單純的愛,他們都在為了自己想達到的目的和理想,而付出所謂的愛情,或說能支撐愛情這個樣貌的最直觀的行為。也許女人們也是相同的,性,如同其他行為一般,也是測試和感受愛情的方式;她們要的也許是膜拜、是自由,也可能是證明。在幾段文字之中,彷若看見了米蘭昆德拉解讀的愛情,常常是言不由衷,時常是虛無縹緲的,也經常是帶著假面性的。


而政治,當時的捷克仍處在共產體制之下,一個四處皆有監視者、告密者的社會,一個處處追求秩序整潔的社會,連狗兒都要被趕盡殺絕、被當成政治犯一般憎惡的社會... 但是在一個誓言與這些惡行惡狀對抗的改革家眼中,人類都一樣卑劣,包括他的改革,也是一種自認崇高的惡行,因為今日當權的一方處死革命者,明日,一切即將交換角色重演。在書中,社運分子雅各曾說:這個國家只會越來越荒謬而已。也許這世界永遠沒有無害的權力,沒有純潔的理想,那些相信自己是在犧牲自我以成全大我的殉道者情感讓人慷慨赴義,也讓人燒殺擄掠,讓人砍斷他人脖頸,也使人溫柔地獻上鮮花。<賦別曲>,究竟是歌頌了人無至善至惡,又或是敲響了理想美德的喪鐘?

<賦別曲>讓我們看見了生活中的政治層面,同時也在質問,有些時刻,是否在我們眼中政治凌駕了生活?令人看不清這片土地上,人們真實的生活和身邊發生的一切事物。因為事物轉瞬即逝,而政治是荒唐又帶著死亡的意味的,投身於政治其中時,不自覺將理想視為生死之鬥,不自覺地將生活的存在視為了為理想的獻身......

這讓我想起了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他方>以及<無知>,每本書中對政治都有同樣的憤恨或是無奈,但在<賦別曲>中,彷彿終於大澈大悟、終於清晰地看見了政治的虛無與短暫,就如同生命中的其他事物一般,其本質與意義是如此同樣的轉瞬即逝。


最後,關於宗教信仰。

在<賦別曲>中,溫泉療養所的美國人似乎是唯一的宗教信徒,他繪製宗教畫、談論聖徒,他的生命哲學啟發自基督宗教,他渴望成為聖徒,又或說他已然成為聖者;因為他房中透出的、代表勝光的藍光,因為他完成了某些人的心願,撫慰了某些人的心靈,同時將不同的道路呈現在某些人的眼前。每件事因他的到來而有了轉機,罪惡因他的作為而平息了,他與司法的交鋒讓我們看見了正義有時也會放下那把無情的屠刀,以命運的寬容讓人逃過一劫,讓死亡成為落幕,成為某些劇情中最好的結果... 也許宗教信條偶而令人感到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偶而成為了那些妄想捨身救人者最好的途徑,但是,在某些生命最為脆弱的時刻,它前來,代替了我們渴求的公平與正義,告訴眾人,生命自有其道,自有其安排,回應了書本封面引用的那段文字,因為,萬物皆有時。


p.s. 終於久違地又寫了一篇米蘭昆德拉的心得... 有點能夠理解為何這本書能成為他自己最喜愛的一本,總覺得<賦別曲>集合了他最代表性的文字風格,集結了他所想談的一切事物,他透過寫作真正想探討的一切,都在這本書裡了。

 

 

 

 

 

 

 

 

arrow
arrow

    Greenjir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