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朵與男孩帽子同色,形同蕪菁的雲塊遮住了太陽,另一朵更醜的雲伏在車後,史弗列先生覺得自己就快被這世界的腐爛吞噬,他舉起手臂,又讓它頹然落回胸前,『主啊!』他禱告『衝出來,沖掉地球上的污泥吧!』--<救人,救己>。」

 


我真的覺得這個作者是一個太不可思議的作者,一翻開這本書馬上就會為她所創造出的黑暗風格深深吸引,但是在讀的其間我一直忍不住蓋上書本休息一下,也許是因為這本書整體感覺是壓抑、深沉的,所以一口氣讀完不免會有點令人無法承受。這是一種很矛盾的狀態,一方面又想繼續讀下去,另一方面又覺得內心驚愕而不得不停下。

這本小說集的每個故事調性都相近,與宗教也都有很深的關聯,如果要閱讀這本書,還是可以先大略了解一下天主教,更容易深入思考小說內容,也更容易了解作者使用的象徵手法。

在作者筆下每個角色都非常人性,他們都在與自身的自私、痛苦搏鬥,而這同時也是為得救贖的搏鬥。

像是<救人,救己>中,老太太只想把自己女兒強託付給一個男人,以達她心頭之願,而史弗列只想要能讓他遠走高飛的金錢及車,他們都彼此相知,他們都明白人性的腐敗。

相較之下為他們所拋棄的露西爾又令史弗列不禁悲憫,最終史弗列所選擇的是開車投河自盡,在讀這篇故事的時候帶給我的震撼很大,即使有些故事一讀起來就知道不是那種會有善終的故事,但還是很容易讓人為其中的悲劇情節而痛苦,心智上的拉扯是最明顯的,我在讀的時候一直認為老太太及史弗列都不是甚麼"好"人,正是他們無法逃脫的人性上的自私弱點而造成了悲劇,但我又不知如何責怪他們的作為,他們是"壞"人嗎?一個人會因為自私而得罪嗎?

強烈的道德感也許能指責他們,但老實說我都不認為我自己有這麼"好"、那麼"良善",足以發誓我自己內心不會有這樣的軟弱。

我自己覺得在接觸天主教或基督教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徒們深信自己是有罪的,而天主無所不知,因此我們的罪無可遮掩,但若誠心信主罪也必得赦,這樣「贖罪」的情節使整篇故事更令人悲憫,也更令人值得深思。

這本書之所以如此沉重是因為我們都很明白自己蜇伏於表面之下的自私,就如那些故事角色一般,會試圖引誘他人、欺瞞他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我們同時也明白自己在遭受欺騙、利用。

我想這正是最令人恐懼的,突然明白我們都像那些角色一般,在許多情境之下會產生殘酷的念頭,而傷人自傷,但我們不會責怪自己,我們尋求上天的救贖,認為唯有信仰得以克服我們心中的原始慾望......

正如在<救人,救己>中,史弗列拯救了老太太,圓她的心頭夢,而他透過對上天的誠摯祈求而赦了自己的罪。

我的感覺是如此啦,也許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我自己非常喜歡<河><救人,救己>這兩篇,因為這兩篇的主角都藉由厭惡這世界的險惡、認知人性根深柢固的腐敗而投入汩汩河水及滂沱大雨中洗清一切......這樣的結尾其實是相對光明的。

其他篇如<鄉下良民>、<難民>真的是盡顯荒涼、黑暗懾人的故事,在人性的相互角力之間,我們攻擊、設下陷阱,我們欺騙、憎惡他人,以讓自己占上風,但是卻不明白自己捲入的是比自己所想像更深層的險惡之中......

<難民>這一篇放在現代的社會中擁有令人愕然的高度相似性,我只能說,可能不論時間如何變化,人性卻難移吧? 非常值得一看的一篇,同時也是最令我恐懼的一篇,我害怕故事會成真,也害怕作者對於人性的狹隘和排外如此冷酷的理解。

我覺得作者並不是有意令我們懷疑自己或是開始懷疑人性,而是要深入探索自己的生命,在我們意識之上是光明盡顯,但在我們竭力壓抑的意識之下,有著什麼樣貌的痛苦?

透過對每個故事角色的憎惡和憐憫,給自己一個機會思索過去的傷口,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接受自己心中的每一面貌。

這本書雖然是很冷漠、駭人的風格,但我卻非常喜歡這本書,我在圖書館借了這本書,回家才讀完第一篇故事就馬上購買了聯經出版、陳芝萍翻譯的版本。

這本書真的太過匠心獨運,就連現在回想起故事中情節安排都會讚嘆不已,往往有很多作品在談到宗教時就不免使得"神性"壓過"人性",或是以對一方的嘲諷來捧另一方,但歐康納筆下所寫,卻是"人性"的究級展現,"神性"則是"人性"欲擺脫絕望所探求的最終,這樣的安排把"人性"放到最大,而"神性"最抽象的面貌上,讓這個作品讀起來更貼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也不會有刻意誇大宗教的嫌疑。


這本書在以往的必讀經典中比較少被提到,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絕對是人生之中非讀不可的一本書!

 

arrow
arrow

    Greenjir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