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n't a game. I can't afford mistakes. 這不是一場兒戲,不容犯錯。
以上句子出自蝙蝠俠漫畫經典名作<蝙蝠俠:元年 Batman: Year One>當中,來自一個年輕的、還在學習如何擔任蝙蝠俠這個"角色"的布魯斯韋恩。
短短兩句話,道盡了成為蝙蝠俠的沉重與危險,也為這個美漫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英雄描繪出了一個基調,向所有初次認識蝙蝠俠的讀者們宣告:這不是一個童話世界,而是充滿著黑暗與威脅。
這篇文章其實是意外的產物,起因於原本就是蝙蝠俠小小粉絲的我在看了2022版的<蝙蝠俠>電影後,發現電影本身幾乎就是融合了蝙蝠俠經典漫畫而做的改編。DC的Batman官方帳號之前確實也發布了一篇:「啟發這部電影的蝙蝠俠漫畫們」的貼文,乾脆就寫一篇文章來跟大家閒聊👻 一樣是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因為我不就讀蝙蝠俠相關科系,也不是專家,有誤之處還請大家鞭小力一點🙇
官方提到的漫畫主要有三本:
🦇 Batman: Year One <蝙蝠俠:元年/ 第一年>
🦇 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 <蝙蝠俠: 漫長的萬聖節>
🦇 Batman: Ego <蝙蝠俠: 自我>
這篇文章先來講經典中的經典、粉絲必看的<蝙蝠俠:元年/ 第一年 Batman: Year One>。
由很有名的Frank Miller和David Mazzucchelli操刀,刻劃布魯斯韋恩初出茅廬、成為蝙蝠俠的第一年的故事。
這本漫畫是我認為最完美的蝙蝠俠入門漫畫,它描繪了一個仍在掙扎著、努力找到正確的方法打擊犯罪的蝙蝠俠,此時他最大的威脅還不是那些瘋狂、暴虐的罪犯們,而是高譚市的街頭犯罪和掌控整座城市的幫派分子。
在第一個章節,我們可以看見,徒有一身格鬥技巧的布魯斯韋恩如何在面對街頭犯罪時弄巧成拙,(也看見貓女第一次的露面),在他狼狽逃回大宅時,布魯斯韋恩拖著承受了刀傷與槍傷的身體,在黑暗中闡述了那迫使他走上街頭、打擊犯罪的夢魘:布魯斯韋恩幼年時目睹雙親被街頭罪犯用槍枝殺害,這件事驅使著他,即使付出生命,也要根除高譚市的犯罪,而在他陷入最恐懼的回憶中,一隻蝙蝠突然破窗而入,自此,布魯斯韋恩找到了恐懼的形象的化身,成為了蝙蝠俠。
這一整個章節實在是非常精彩,我很喜歡<第一年>的劇情結構,很多部分雖然很精簡,卻對故事的刻畫如此地完整和豐富,短短幾頁,就呈現了布魯斯韋恩的性格與決心,在他被警察射了一槍、在警車上被押送時,即使他正處於急迫之中、必須不顧一切防止自己「布魯斯韋恩」的身分敗露,他仍在危急時刻不顧自身安危,在警車即將起火時,救了那兩個警察。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卻深刻地畫下了蝙蝠俠堅持的「不殺」原則,即使命在旦夕,仍不可因自私的原因危害其他生命,無論對方是善是惡。第一章節中,布魯斯韋恩的性格是如此剛正不阿,以至於讀者會相信他永遠不會墮落,寧可死亡,也不願看見自己向罪惡妥協;似乎在他的世界中,對於犯罪和殺人的痛恨,被置於他的生命之上,打擊犯罪於布魯斯韋恩而言,彷彿既是一種救贖卻又是詛咒,他是如此盲目地在阻止所有他所「認為」的犯罪,卻又因暴力的手段、不可避免地被歸類為一個罪犯。
我認為正是布魯斯韋恩的存在,才給了蝙蝠俠意義;一個好的蝙蝠俠故事,絕不能抹殺布魯斯韋恩。而蝙蝠俠的真人電影,我常想,也許誰扮演蝙蝠俠並不是個太大的問題,因為如何扮演「蝙蝠俠」是很明確的,他有某種以固定的形象,所以,更加困難的也許是:如何扮演一個好的布魯斯韋恩?他既是一個偽裝,卻又是面具背後真正的蝙蝠俠,沒有了布魯斯韋恩還有他所創造的信念,蝙蝠俠不過是千百個超級英雄中的其中一個;假如面具之下的他並不重要,那麼為何數十年來,粉絲們還是希望由布魯斯韋恩披上蝙蝠俠的戰衣?我覺得最為關鍵的點仍然是情感上的連結,悲傷也許是人性中最能引起共鳴、最為深刻的情感了,當我們看見了布魯斯韋恩過去的傷痛,我們立刻理解了、認同了他打擊犯罪的這個角色,他被允許成為這個「義警」的身分,因為我們一直有這樣一種認知:「蝙蝠俠是穿上戰衣的布魯斯韋恩。」,他依然是那個悲痛的孤兒,他所做的一切永遠只為了不再看見法外之徒奪取他人性命。也許正是這種沒有超能力、人生中又經歷過巨大挫折的踏踏實實的「普通人」設定,讓蝙蝠俠得以在日後不斷地被神化或怪物化,因為你必須得先是個「人」才能變為神或魔,若你一開始就是個開外掛的"超級"存在,那麼你大概只有被墮落化或創傷化的普通人之路可走了。囉嗦了這麼多,只是覺得蝙蝠俠的成功很大一部份也歸功於布魯斯韋恩的性格與人設而已。😂
而<第一年>漫畫開頭的前兩頁,除了布魯斯韋恩之外,我們可以看見另一個蝙蝠俠故事中的靈魂人物:戈登局長,此刻的他還只是一個得罪了芝加哥警方而被調職到高譚市的警隊副隊長,自戈登口中,赤裸裸地描述了高譚是如何個危險又黑暗的城市,不適合養育孩子,不適合搭乘火車旅行,他以「地獄」來形容這座城市。在戈登下了火車,與來接應他的弗拉斯警探見面的幾句簡單對話,更呈現出了這座城市被腐化之深,警察得以自犯罪中收受的豐厚好處,以及仍然擔任助理檢察官的哈維對警察局長的一個失敗的起訴,法治的失敗與墮落,無不在考驗著調職此處的戈登將在這個腐敗的警界中擔任什麼角色。他想要為了養家餬口而忍受這些濫用職權的不公,試著不再去告發他的警察同袍,但他也在小心地蒐集情報,只因他明白他所遭遇的情境與被告知的話語都是在試探他的態度。儘管忍讓,但是漸漸地,在他展現出對這些濫用職權的不認同後,弗拉斯警探對他與家人的人身安全威脅也漸趨嚴峻,終於,在布魯斯韋恩親眼去見證高譚這座城市的墮落之深的夜晚,戈登也決定在此夜反擊弗拉斯警探對他的人身傷害,他不畏使用暴力,如果目的是為堅持自己所認可的正義。
這個第一章節同樣是戈登的轉變,從一個試圖配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警察,到起而對抗,我們在此刻不知曉仍是助理檢察官的哈維是否還堅持著運用「公正」的手段來對抗那些腐敗與犯罪,卻能看見日後成為蝙蝠俠的布魯斯韋恩和高譚警察局長的戈登以暴行來對抗暴行...高譚市彷彿就是一座嚴酷的城市,冷漠地將好人們投入各種傷害中,似乎即便是良善,也必須通過某種程度的惡行才能堅持、才能彰顯。
歷經了第一章布魯斯韋恩和戈登在心境上的轉變,第二章,我們將看見他們各自的「戰鬥宣言」。首先是戈登面對了一個精神失常的罪犯挾持人質(這裡同時第一次提到了阿卡漢療養院),他克服了對自身安危的恐懼,丟棄了威懾罪犯的槍枝,赤手空拳地成功阻止了犯人、保全了人質,避免了警界中素有「蓋世太保」之稱的布蘭登警探以過激的手段來追緝凶手,經過此事的戈登被高譚的媒體譽為「英雄警探」。
而蝙蝠俠則在笨拙地學習如何不在打擊的同時意外害死那些罪犯😂 他慘烈地學到拿捏輕重與手段的重要性,藉由打擊街頭犯罪測試了自己投入金錢研發出來的各式武器,他決心去往更高的犯罪階層,追擊犯罪的源頭:收受賄賂的市長和議員、掌控城市的黑幫老大法爾康(蝙蝠俠故事中的主要反派之一)、為各路權勢服務的警察局長等人,蝙蝠俠聽見了這場在市長家舉辦的宴席中,這些擁有權勢者如何商議著瓜分犯罪得來的利益、如何蒙蔽市民、如何剷除諸如戈登或哈維這樣的正義之士,甚至蝙蝠俠本身也在這場筵席的討論之列,當權者們控訴著他對街頭犯罪有效的打擊正在影響他們透過犯罪得來的收入,卻也竊喜著蝙蝠俠的存在讓高譚市的市民相信這個「英雄」正在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安全,聽聞了這些對高譚市的罪惡規劃後的蝙蝠俠,在這些真正的幕後策畫者們面前發下了終結他們所有人的宣誓。這一幕是如此經典,以至於當我在新版蝙蝠俠電影的預告中看見他們的致敬時,忍不住相當地感動,確信這將是一部最棒的蝙蝠俠起源電影...... (來一點題外話,在這一幕中,我們可以看見某個權勢者要求與會的黑幫老大法爾康「解決」哈維,這一陰謀即將在以<第一年>這本漫畫作為靈感的接續漫畫<漫長的萬聖節>中被實現...)
總之,立下宣言、隆重登場的蝙蝠俠正式開始懲戒這些幕後的「權貴人士」,這也導致了他成為警察局長必要剷除的「罪犯」,在整個警界被指示與蝙蝠俠為敵後,戈登不得不開始追查蝙蝠俠的身分,接下來便是一連串戈登試圖鬥智蝙蝠俠的陷阱,而蝙蝠俠則不負他的智商一一躲過了,無計可施的戈登去找了哈維,那個試圖以正當手段對抗這些「權貴」,卻屢戰屢敗的助理檢察官,他認為哈唯有理由也有體格成為蝙蝠俠,但在對他的問訊一無所獲後,我們看見離開的戈登和早已躲在哈維辦公室中、聽聞一切的蝙蝠俠,顯示著哈維也許已經與這位義警站在了同一陣線。(我認為<第一年>中戈登與蝙蝠俠對哈維的態度,間接顯示了哈維性格中對正義的堅持與執著,也許甚至是有點危險的,因為哈維的性格是傲慢又冷酷,他的偏執可能會驅使他去不擇手段地達成正義。) 而戈登則轉換目標,懷疑起另一個可能為蝙蝠俠的猜測人選:布魯斯韋恩。(當然是因為裝備很花錢啊 沒有別的原因了😹) 但他卻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打斷了去找布魯斯韋恩的企圖,因為這起意外,戈登第一次與蝙蝠俠見面並且站在了同一陣線上。
第二章節有趣的部分在於戈登藉由克服了自身的恐懼而成為了「英雄」,而蝙蝠俠則是藉由將恐懼散播於罪犯心中而成為了市民所期盼的「英雄」。而在戈登練習打靶的片段,看見他告白對使用槍枝的厭惡,看見了丟棄了槍枝的他反而成功地阻止了持槍的罪犯,即便他因警察的身分而不得不將槍指向罪犯、作為打擊犯罪的武器與手段,在戈登心中不情願使用槍枝和武力手段的那種「宣言」恰好和蝙蝠俠的信條不謀而合。而蝙蝠俠在另一方面,則不受身分上的限制,選擇在那些以權勢作為手段的"上流人士"的筵席中,最隆重地立下了他身為蝙蝠俠並不是只為了打擊微小的犯罪,而是為了根除這些真正從核心開始腐蝕了高譚的罪惡的「宣言」,這個片段將蝙蝠俠的敵人們從市井小民,上升到了更高階層的危險,真正考驗他的謀略與手段的對手,真切地、會讓他付出性命代價的惡人,那些以正當法治手段根本無法捉拿的罪犯們,唯有蝙蝠俠這個身分才能不受約束地與他們對抗,正因蝙蝠俠不在乎罪犯的"身分",所以他的存在才能成為最有效的警告,才能讓那些知曉自己犯下罪刑的人們恐懼制裁。蝙蝠俠的「宣言」是如此令人恐懼,讓警察局長的態度180度大轉變,從不以為意到不惜殺之,而戈登是迫於命令而追緝蝙蝠俠,但在目睹了蝙蝠俠同樣願意如他一般、不惜置自己的生命於險境拯救底層市民後,戈登開始動搖了。(蝙蝠俠也在這場市長舉辦的宴會中注意到了戈登這個未來的盟友)
在第三章節中,我們迎來了最為精采的一章,蝙蝠俠力抗警察們以及逐漸統一陣線的戈登與蝙蝠俠。
這又是個被蝙蝠俠電影致敬過的橋段(我記得應該是諾蘭版中也有召喚蝙蝠群的場景),這整段警察v.s.蝙蝠俠的段落如此精采,它呈現了高譚市的警察是如何腐敗到可以擅自判決市民的生死,甚至將普通市民的性命視如草芥,就連民眾們也知道特警如何濫用暴力、過度執法,以此事來諷刺他們,我認為<第一年>的故事實際上是以高譚警察為主軸,蝙蝠俠的故事反而是一種輔助而已,它想描繪的實際上是"高譚"這個城市的樣貌,扭曲、惡貫滿盈又黑暗幽冷,行正義之事的正義之士往往是形隻影單、孤立無援的,處境如此艱難,以至於必須在這些不義之人間小心翼翼地尋求一個盟友,一個不會被策反、能夠堅持行善的人。在這章節中,戈登向外求援的對象我認為是作為助手的埃森警探,在他為見識種種警界中的惡行後、茫然無措的內心,所能倚靠的對象、他所能夠倚賴的盟友似乎就只有埃森警探,不會背叛他、理解他、敬重他,她是戈登此刻能堅持下去的動機;但是「英雄警察」這個身分,意味著廉潔和道德,不能有汙點、不能夠有醜聞,正因為理解這個道理,才導致了戈登的左右難為,他必須放棄埃森警探,他此刻唯一的朋友,才能以「警察」這個身分堅持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正義,如果他越軌了,那麼他將在這座城市中墮落,他將被迫與那些企圖誘使他放棄的警察一樣麻木不仁、變成權勢的劊子手。講到劊子手,在警察與蝙蝠俠對峙的場景中,明明蝙蝠俠才是那個"十惡不赦的罪犯",但很諷刺的是,他卻是手無寸鐵,那些自詡正義的警察卻重兵以待,簡直把一整座兵火庫都搬來對付他了,直到最後,即便蝙蝠俠有機會將警察的槍枝搶奪來對付他們,但他卻選擇了"以召喚蝙蝠來掩護",使得最終的結果頂多是特警們被送去打了疫苗,他們未經審判就擅自進行的殺戮不會被究責,但是蝙蝠俠中有一日會受傷,甚或死亡,這不是一場孩子們扮演英雄、打擊壞人的家家酒,這是一場會造成實際傷亡、捲入無數人民的惡戰;當對方聚眾結黨,光靠蝙蝠俠一人,即便他有金錢、體格或技術,仍有所極限,他要想擁有真正的手段,就必須擁有情報,知道如何防範警察、如何與他們交手,有時,暴力並不足以讓你獲得勝利,擁有盟友卻能夠讓你避免一場無謂的爭鬥。我覺得,在戈登目睹蝙蝠俠拯救市民的義行之時,何嘗不是蝙蝠俠也同樣在看著戈登試圖拯救市民呢?他們兩個人從初聽聞對方的名號、到獲取更多情報,到第三章,終於與對方見面,在這短短的、攸關生命的時刻,他們基本上是立刻認可了彼此的行為的,就像是某種不必言明的默契,理解:「這個人也在為著同樣的目標而奮鬥著。」,我想這也許才是蝙蝠俠決定選擇戈登成為朋友的原因吧,他是個「好的警察」,同時他也能夠在這座城市中"生存下來"。而戈登,我覺得他還不像蝙蝠俠一般堅定,他還不能夠屏除他的私慾,他有老婆還即將出生的孩子,他還想要尋求情感上的理解,他的正義並不是透過捨棄一切去追求的,蝙蝠俠可以摒除他的人生,將自己奉獻給正義,他不尋求慰藉,但這也許正是源於他深切的情感創傷;但戈登承擔著自己和家人的人生安全的責任,他的迷茫與顧慮是理所當然的,正義當然不該透過逼使他人犧牲來達成。
小小再補充一下,我很喜歡這一章裡面,蝙蝠俠與貓咪的互動,尤其是在一開始賽琳娜被暹羅貓吵醒、在對峙中,一隻暹羅貓幫助了蝙蝠俠,後來又被蝙蝠俠營救,最終跳到了賽琳娜的懷中,然後賽琳娜決定穿上"貓女"的服裝,這樣的隱喻我覺得十分有趣,好像正是蝙蝠俠啟發了賽琳娜成為貓女,同時他與貓咪的互動又像在隱喻他與貓女之間的關係一樣,太有趣了。
終於來到了最後一章!此章呈現了不只有警察腐敗,還有司法也同樣墮落的高譚市。(結尾還有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出現😹雖然是沒見到人影啦)
到了故事的尾聲,我們才終於看見了一個讀著們較為熟悉的「蝙蝠俠」,情蒐、推理、熟門熟路地威脅罪犯們就範、和被阿爾弗雷德吐槽😂 有趣的是,這個故事以「布魯斯韋恩」開頭,也以「布魯斯韋恩」結尾;他花了一年的時間來學會如何找到自己打擊犯罪的身分(蝙蝠俠),也學會如何運用「蝙蝠俠」的身分戰鬥和對付罪犯,但是布魯斯韋恩的身分呢?很多人說,布魯斯韋恩才是蝙蝠俠的偽裝,而不是反向的,那麼,難道布魯斯韋恩所能做的就只有放浪形骸、掩飾蝙蝠俠的身分嗎?比起把蝙蝠俠之下的布魯斯韋恩抹殺掉,我喜愛這本漫畫的主要原因更是作者從未試圖分離這兩個身分,我們能夠看見蝙蝠俠以布魯斯韋恩的身分在思考與謀劃,在身為蝙蝠俠時,他是披著蝙蝠俠制服的布魯斯韋恩,僅此而已。在一日中的短短四小時(午夜到凌晨四點),布魯斯韋恩作為蝙蝠俠行動,但這個身分純粹是為了這身裝扮能夠震懾罪犯、嚇阻他們,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要捨棄掉「布魯斯韋恩」這個身分,完全只以蝙蝠俠而活,對他而言,唯有「剷除高譚市的罪惡」真正重要,無論作為何種身分,他只依此而活,即使他不"打扮"成蝙蝠俠出現,戈登依然知道是誰拯救了他的兒子,善行不會因身分而有所改變,服裝也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本質。
另外,還有不使用槍枝這點,不論是「蝙蝠俠」或是「布魯斯韋恩」陷入絕境時,他們經常都是手無寸鐵的,儘管身旁就有槍枝能夠作為武器,但他寧可不去使用它;而戈登雖然討厭槍枝,卻仍遵循著警察的訓練,在危急時刻果斷開火,唯一讓戈登丟掉槍枝的時刻,是為了從精神病患罪犯槍下解救人質而不致傷亡的那裡。我覺得這是個很值得去思考的情節安排,在高譚這個城市中,槍枝在好人手中彷彿是如此無力,它無法幫助他們阻止暴力、贏得勝利,唯有造成傷亡和更多的黑暗,是的,槍枝也許可以嚇唬住他人、也許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掌控感、也許能在必要時刻救人一命,卻總是伴隨著取人性命的代價,對槍枝的忌憚也許源於布魯斯韋恩的心魔和軟弱,但是,假設蝙蝠俠真的使用槍枝的話,又會為他帶來什麼樣的益處呢?他渴望的是改變高譚的體系與墮落的社會氛圍,那麼逢惡就殺顯然不是個好方法,它無法遏止邪惡的產生,它只能夠一殺再殺,無休無止。
所以單從不使用槍枝這一點,我們其實能夠看見蝙蝠俠心中充滿希望及信仰的那一面,他希望藉由他"法外之徒"的身分,他能夠幫助高譚市脫離這些單靠司法無法剷除的罪犯,這些本身就掌控了司法、監守自盜的幕後主使者們,「蝙蝠俠」從來就不是司法,他也是個罪犯,他所做的事情從來就無異於犯罪,竊聽、要脅和暴力,但他必須不惜犯下罪刑,才能給予高譚市脫胎換骨的機會,因此他選擇的盟友往往都是警察、檢察官,這些真正代表「正義」的人,戈登和哈維,他們擁有能夠真正為這座城市帶來改變的決心和「正統身分」,但他們孤掌難鳴、動輒得咎,沒有手段也沒有選擇,他們會被脅迫、被竊聽、被施加暴力,這就是高譚,法律有時可以造成比暴力更加深刻的傷害,而暴力有時則可能比法律來的更加"公正無私",但這些"公正無私"的暴力永遠不該凌駕於法律和道德之上。
而「法律正義」與「暴力正義」的衝突與辯論將在另一本蝙蝠俠經典<漫長的萬聖節>中激化,我們可以看見曾經驕傲地堅信著「法律正義」的哈維,在高譚市的侵蝕之下的破滅與墜落...
每一次閱讀<蝙蝠俠: 元年>,都令人折服於情節安排之精妙,還有精簡卻富含深意的台詞,這是一本能夠永垂不朽的經典,也是美學與哲學的完美體現,它是一本漫畫,同時也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藝術品;藉由觀賞,我們不只欣賞漫畫的分鏡與繪製之美,也在劇情中獲得理性與感性的深度思考。<元年>的美學平衡,實在少有漫畫能出其右,也是透過它,蝙蝠俠成為了最富情感與哲思的漫畫角色;蝙蝠俠也許啟發了<元年>,但<元年>創造了有血有肉的布魯斯偉恩,賦予了蝙蝠俠真正的靈魂。
p.s. 脫稿大王如我,這篇文章分了好幾個月寫成 都快忘記自己打了什麼了... 中間覺得自己寫得太冗長,刪了一大堆,但還是很雜
大家不要太介意😂 BTW,我真的不是蝙蝠俠專業科系出身,因此也許我的理解有些不那麼精確的部分,還請大家鞭小力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