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004e4280ecc3430b4db78fead89271a--the-godfather-poster-the-godfather-part-ii.jpg​​​​  

「你贏了,你還要把每個人都殺掉嗎?」

「我不覺得我需要殺掉每一個人。只有我的敵人,如此而已。」

教父第二部曲中,Tom作為軍師,和Mike有了這段精采無比的對話。這同時也是我從第一部曲到第二部曲結束後最想問的,身為一個教父,你到底必須殺多少人才足夠?


我原本不了解教父的精彩之處,但隨著電影,我開始發現它的魔力所在...

第一部曲中,Michael是個不願插手家庭事業的大學生、好軍人,直到他的父親遭到暗殺,這是他理解到家庭的重要、展現出強烈保護慾的第一個時刻,為了他的家族,他願意弄髒雙手,流亡國外,也不願意錯放他們家族的敵人,留下後患;也許就是這時他開始改變了,在義大利流亡的期間聽聞大哥的死、遭遇妻子無辜的死去,讓她決定重回故土之餘,也將他心中狠戾的一面徹底攤開於表面之上。

Michael的狠毒在於他計畫完全,不會輕易失手,絕不留後患,拒絕給他人第二次機會,這是他的狠戾之心;他也有他的溫柔及情感,他對家人的愛,即使是以最強烈的掌控慾、保護慾展現,那依舊是他愛人的方式。只是當他口口聲聲說自己並非手染鮮血之人時,神聖的禱詞與場所間穿插著他命令人冷血殺害他人的情景,鮮血染紅了那些已死之人周遭純白的景物,(例如:侍者白色的套裝、潔白的床單、白色的西裝...),在Michael遇到一次又一次的背叛、拒絕、挑釁時,他似乎再也回不到過去,當他跟他的母親說:「時代不同了。」時,他是了解人情已經不像過去那般有價值了,還是他認為只有殺戮才能保身?

我實在不禁想問:「還要殺多少個人才足夠呢?」

Michael想活的像父親那樣強大、能夠保護整個家族,但在這龐大的陰影下,他又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來解決一切,在第二部曲中,藉由他父親Vito的過去,可以看見Vito和Michael全然不同的做事方式,可以看見Vito對Michael的愛有多麼深,總是不厭其煩地抱著他、囑咐他、看重他,而擁有這一切的Michael卻是如此迷茫,在家族的親密關係間格格不入,總是武斷並沉思著,他是如此想得到家族的愛,卻只是讓所有人都離開了,以家族的名義,他為自己的慾望找到了出口,得到了他人的畏懼和敬愛,但他的家族卻開始分崩離析。

有些人死去了,有些人被殺死了,有些人選擇成為他的敵人,有些人他不願意寬恕...

所以他活著,卻越來越孤獨,他的敵人越來越少,但他早已習慣以殺人作為手段...

也許走入黑手黨,就代表著無止盡的殺戮與鮮血,也許中止的唯一方法真的是絕後,在人生的光影間,豈有無害的抉擇?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而已...


和導演Francis Coppola一樣,我覺得兩部曲足夠結束柯里昂家族的輝煌與歷史了,在Al Pacino的純熟演技中,Michael的沉思中,可以看盡一個家族的凋零與悲傷了;因此我並沒有特別將第三部曲加進來討論。

只是這部片真的令我聯想到許多其他作品,像是<沙丘>中,不得不以暴力為手段的救世主保羅、奇士勞斯基電影<三色>中,沉思自己人生的主角們...

人生與道德是永恆的議題,暴力和權謀都是其次...

 

 

 

arrow
arrow

    Greenjir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