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ahrenheit 451」的圖片搜尋結果

「不要給他們那種不明確的東西,像是哲學或社會學,一點也靠不住,只會讓人憂鬱。」

我看的版本是麥田出版,由徐立妍翻譯。

 


做為一個愛書如許的人,看到未來書本的命運即遭遇不禁令我很憂鬱,特別是想到最近台灣也吵得沸沸揚揚的北市圖書館事件...甚至就以我們學校圖書館來說,現在大部分買進的書也都是電子書版本先行,我等著借這本書的實體書版本多等了一個多月,其實我很理解電子書的好處,也覺得只要是能促進閱讀的產品都沒甚麼不好的;但是我的想法可能跟<華氏451度>的作者有點相似,書本擺在那就是有種奇妙的力量,足以令人生命圓滿,浸淫在那平靜之中,心中萌生出更愛惜知識之心,對於前人的一思一想更加敬重。

談完書本本身對我的強烈重要性,我想談作者所創造出的書中"未來世界"。是的,對現在的我們而言,依舊是未來的世界。

我很喜歡書中導讀"預言小說"的意涵談起,因為作者的確不是要預測這世界的未來,只是想要提供一種可能性,甚至令我們看見那殼能性所招致的後果。就一個活在2016年的人來看,不得不被現在與此書世界的高度相似而困擾、無奈。

娛樂至上的心態漸漸地麻痺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而科技的無所不在為這世界的思想箝制影響更劇烈,相較於強調描寫威權、政治的高壓統治環境,本書透過主角視角提到,沒有人以武力強加在人民的意志之上,這世界的一切現狀都是人們自己選擇的。詆毀文字,棄如敝屣。這是人民自己決定,並作為法律規範存在的,(但是難道沒有政治控制嗎?想想,當然還是有。)

仔細思索,不由得驚駭,真是如此嗎? 壓迫我們的環境,竟來自於我們對權力的拱手讓人!來自於己身選擇的結果!

我想書中隱約為這世界中的芸芸眾生做了解釋,奪去思想不必奪去知識,只要灌輸有限的知識,且隨時以知識轟炸大眾,人人只有接收,而無分析之力量時,思想根本不待奪取,思想太過費時,太倚賴共鳴激發,太過脆弱,火光隨時待熄... 現實世界中的我們又活在怎麼樣的時代呢? 這是一個鼓勵思想或是捻熄思想的時代?  

在書中亦或現實的世界之中,我都看見社會對個人之強大壓制力,我看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有志難伸,甚至想起一篇古文(一時查不到名字),有個國家的臣民喝了有問題的井水,都瘋了,而君王沒瘋,但是在瘋人的眼裡跟自己不同的才是"瘋",君王在臣民的逼迫下終於放棄了,也飲了水。我想說的重點不是瘋與不瘋,而是思想一致性的可畏。

就如同書中那段讓我們得以窺見文字逐漸消彌之因,為了讓所有人明白,為了避免思想的衝突,文字變得單薄、被刪減,最後終於逸散。當思想趨於一致,人們僅存少數可言。

也就是說,相比於統治者的高壓控制或所謂的一言堂,我覺得個人反而更難反抗這種環境;這更像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文化形成,在無上歡樂、娛樂的滿足中,人們逐漸習慣這樣活在世上,習慣了生活的富足與固定。

剝奪,會讓人渴求反抗與奪回;但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這些渴求的存在,又怎麼激的起波瀾呢?


我最後覺得有一個很有趣的部份是由作者所撰寫的尾聲,作者提到"玉米牛奶粥"的比喻,感慨一個思潮對另一個思想的權利意識,暗批刪減自己著作文字的人試圖帶來思想的簡化,正因社會要求我們甚麼都不能得罪,因此我們對這世界的思想越來越"玉米牛奶粥" (趨向統一),我們在追求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要讓大家都開心,那我們應該把令人憂鬱的元素全部抽走? 如果我們為了讓每個群體平等,我們該削減其他群體的利益嗎? 如果我們怕被冒犯導致不愉悅,那麼是不是該一一檢視所有言詞?把哲學和學術思潮的自由奪走,讓我們只存技術和工作,加上娛樂至上,每個人都會同等快樂了。再沒有人權力不對等,沒有歧視,沒有憂慮,沒有差異。

一個人的篤定成為一百萬人的全盤接收,這是群體力量的極致恐怖,我有權利說話,他人當然也有權說話,但是當他人的論點得到哪怕再多一人的支持,他們就擁有比我更高的權力,就像<Fahrenheit 451>書中的世界,隻身一人是必須害怕的。我們無時不刻在尋找盟友,因為我們要抵禦他人的不同,但是當大家皆同的世界真的來臨,為什麼我們又要感到害怕?

我們要的相同、平等來自對群體有利的平等,所以逃向多處,正在成為形塑世界的力量,這是蜜卓對付蒙塔格的力量,也是最終毀滅那個世界的力量。

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的是人們對於"不同"的憤慨及撲滅,是對這世界上茫然空虛的人的擔憂,還有對群體思想的畏懼。

對於<Fahrenheit 451>的預言我有既悲觀又認同的想法... 讓我們好好想想...現在世界上思想的百家爭鳴,是包容差異的後果? 或是排斥差異的同化?

在讀完<Fahrenheit 451>之後,脫離了那個充滿火焰,一切燃燒殆盡的世界;看著眼前的世界,下一個"預言故事"想要揭露甚麼?


P.S. 書名<華氏451度>來自作者親自電訪消防員紙張的燃點而成 ^.<

 

P.S.(2):想推薦幾本目前看過的預言式小說:

1. <1984>,George Orwell 的作品,反烏托邦的經典小說之一,書中政府無微不至的監控經常被拿出來與現代社會做比較和批判。而嚮往偉大的目標,企圖達到它,卻以失敗告終,這才是最大的不幸。

2.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On the Beach>,作者 Nate Shute,也是一本有趣的作品,平靜地迎向必至的人類的終點,相對溫和的作品。

3. <長路 The Road> ,Cormac McCarthy的好書一本,當中有人性殘酷的描寫,文字卻又柔美生動,這本書也擁有很值得探討的好議題,人到絕境,必要之惡是可行的嗎?

4. <我們 We> ,薩米爾欽著,跟<1984>同樣被歸類於反烏托邦小說之中,我自己覺得同樣也能深思「群體」與「個人」的好書。

 

 

arrow
arrow

    Greenjir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