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半場無戰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些人真好命,好命到可以把恐怖份子拿來當聊天的話題,而這一刻,他真為自己悲哀,悲哀到想當場放聲大哭。」


時報出版,張茂芸譯。

(((((我每個心得基本上就是寫自己的心得,不會介紹大概的劇情,所以如果想了解大綱還是到網路書局看一下簡介比較快喔。^^ )))))

反戰的題材有這麼多的人寫過,在每個時代都有這麼譯本經典問世,至少我覺得這一本的風格就很與眾不同。

這本書不只是在敘述戰爭的無情或征討戰爭的創傷,更深入談論"美國文化"。對於這兩者的談論,在書中不論諷刺或沉痛的地方都有非常多,相當引人深思又活潑的作品,那些輕快的元素擺在書裡,比一本完全認真談論戰爭的書更加可怕,促成戰爭的背後,是一個自詡強大的國家;而也許反諷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讓人相信這世界、這文化就是可以如此荒謬,只能為這荒唐嗤笑。


在讀這本書時,第一個鮮明的疑問在我腦海中冒出:

為什麼是比利,為什麼要是19歲的主角?

可能因為19歲還太年輕,不會有人真的把你當一回事,不會有人在意你是否能理解這世界的醜陋和虛偽,更不會有人在意這些景象在你心中留下的痛苦和不解,人們預期這年紀的人該有什麼樣的表現,藉此也限制了自己本能看見的一切。這是一個大家明知已經有所想法,但又要把你當什麼也不懂的人看的年齡,而就這點來看比利所遭遇到的種種經歷,會覺得那些成人粉飾太平或者像哄小孩一樣的話語本身就是一種天大的諷刺,身處在比利的視角來感受這些幻象般的熱情,對於書中想傳達整個文化的欺騙性再適合不過。


讀這本書,作者想寓意的一切都藉由比利雙眼所見、心中所想傳達,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就大略談一些比較有趣的部分:

首先談論愛情,我覺得這甜蜜的戀愛就像最悲傷的諷刺,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撕去你的血肉,我不禁想指責這女孩的手段,且必須對她的行為作詳細分析,這是節錄書中當她與比利發生關係後的幾段對話:

1.「我從來沒跟別人進展得那麼快。」她輕聲道。「可是我沒做錯,我知道我沒有錯。」

2.「都是因為你,你身上某些特別的甚麼東西。也可能是因為打仗吧。」

3.「我要老實跟你說。」她低聲說。「我不是處女。我有過三個男朋友,但跟他們三個都交往了很久。我不會隨便把身體交出去,我只是想讓你知道這一點。」

這三句話太精妙的描述出她對這關係的想法,如果她真的想把自己塑造成不隨便的人,她從一開始在談基督教如何感化人心到發生肉體關係的速度也太快了,沒有人會先做了這樣的行為,再來向他人解釋:我不是這樣的人,急於想證明甚麼的言論簡直太奇怪了,況且他們前一刻才一起經歷了美好的激情關係,下一句這女生馬上澄清這一切,根本就是對這場性愛的諷刺,讓人感覺不怎麼舒服,同時也不太真切。

在書末還有一段她與比利分別前的對話,在比利對於回到戰場,憂心就此失去性命時,她卻無法理解他的游移不決,似乎一切不言可喻,她是因為對英雄的崇拜情結而獻出愛慕,在那當下,情感勝於理智,比利同樣是為這旋風般的愛情體驗而著迷,但在這迷情之上,他渴望的是更加深入、長久的情感連結,在他理智之間,是認真看待情感的。

我幾乎要為比利感到不值,為他的滿腔濃情,為他對愛情的真心渴望,感到一切被辜負、欺瞞的傷悲,卻又理解他應該也早已明瞭這段露水情緣的虛幻,他在這本書裡的此時此刻就需要這種烈愛的安慰,即使再怎麼渴求情感的託付,這樣短暫的情緣又如何修復他心中對戰爭的掙扎與痛苦呢?

對愛情的失落是他最終的苦澀,也讓他決定回到隨時可能喪生的戰場上。


再來是金錢,早在本書之前,我讀費茲傑羅的"夜未央"裡面就有很精彩的情節存在,而且我也覺得正因費茲傑羅深深理解金錢之毒害,他文章中的金錢就害人多深,簡直到了駭人的程度。重點轉回這本書,金錢這個議題我覺得是從"美國夢"形象開始後,很多作家就喜歡探討的,這本書裡面是非常直接提到:

「講好話有屁用,有錢才敢大聲,我們這個國家就是這樣啊,各位。我怕的就是這個,我覺得我們都應該擔心這點。」

把金錢當作萬能的武器,甚至是當作征服他人手段的論調提升到整個"國家"的層級,這之中有對美國消費心態的揭露、有對美國""下另一個國家的手法毫無保留的諷刺,我覺得很有趣,但同時也很無言,因為這種諷刺已經幾乎要擴大到每個國家都通用的準則了,這種調笑式語氣說出的真相帶來的沉重令我悲嘆,究竟有誰得以倖免於金錢的折磨呢?

「這些人真好命,好命到可以把恐怖份子拿來當聊天的話題,而這一刻,他真為自己悲哀,悲哀到想當場放聲大哭。」

在和美國的富豪權貴交談之間,在比利心中湧起的是深深的悲愁,那種愁苦源自於這些政商名流對戰場的一無所知、對死亡的毫無畏懼,可以這樣輕鬆地將殘害比利精神中最深的兩個部分當成開玩笑的元素,在這奢華的場所,這些人藉金錢得到的不只有權位,甚至是對生命的保障。

在比利眼中所見,金錢是有吸引力的,是令他痛苦的來源,也是美國人除了對戰爭的熱情外,另一個難以理解的盲目現象。


最後是愛國心,愛國心的可怕當然也有很多歷史經驗可供借鏡,但這本書中完全可以感受到這種愛國心的瘋狂、熱情和虛幻,這三者同時又是藉由政治、媒體、財富的操弄形成,完完全全讓人感受到這種情感的強大與空虛,無論是哪一種情感,一旦被升格到集體的情感連結時就開始變得可怕,當中最危險的又是當這個情感昇華為對另一個國家的仇視之時,那種狂熱式的盲目對比在背後操縱這一切的那些冰冷的計算,是多麼顯得無知又諷刺。

比利在書中深知,在戰場上沒有甚麼英雄可言,他們擔任軍職背後的原因也絕對沒有如此高尚,整個戰爭的行動旨在取人性命,而做出這樣的行為卻讓他們得以被當成英雄看待,正是過於膨脹的愛國心、人心背後對於復仇的狂熱所呈現出的扭曲景象。

甚至在比利的心中是很悲痛的,他需要一個比他有經驗的人來談論生死、承受在戰場上殺人而感受的內疚,但他的國民們,沒有一個人在意,對他們而言,那些人是他們的仇敵,他們不必親自面對,他們只需要驕傲美國得到為世界除惡的榮耀,彰顯他們有多麼強大,為此,一切皆可拋諸腦後。這樣空洞的奉承、狂熱,讓比利更加悲痛,沒有人能告訴他如何處理內心的傷口,他只能表現出國民所希望看見的形象,但那些他們視而不見的部分就只能永遠被藏在暗處。人們看他們所想看的,讓人驚愕為這刻意的漠視,人們可以做出多少狂熱的舉動......

這裡可以說是由比利的內心中血淋淋的真相與整個國家所展現出的強大表象的對比。


最後,為什麼書名是"Long Halftime Walk"?

我讀完回想,覺得是因為作者強調描寫這一場比賽、這一天,就是要讓人有那種漫長、疲倦,期望趕快結束的心態,透過這種詳盡的描寫,反而讓人得以感受到這一天對比利的折磨,同時像比利所說的,「內心漸漸變得麻木,是段漫長緩慢的過程,就像天氣,一段冷到刺骨的日子,伴著狂風凍雨,終日籠罩由黃昏走向黑夜的陰霾。」

而最冰冷刺骨的天氣在中場結束的時候到來,是否也暗喻著這一切已走向黑夜? 或是這漫長的一切終於可以結束?


附加談一下比利的內心創傷,不可避免的戰爭小說都需要談到的,本書不同的點在於比利的情感描述是比較偏模糊、不確定的,這樣的描述不是講求精細、深刻的描摹,卻符合比利的年輕,符合他對這一切情感尚在摸索的階段感受,他自己也不清楚該如何解釋、不明白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只知道這種傷痛是必須要背負在心上的。這種年輕卻不得不面對生死議題的少年老成之感讓人更加不忍。心中不由得生出對這文化只看表面、膚淺行為的譴責。

 

我覺得這本書讀完之後會讓人有種很複雜的情感;寫心得本身只能將這種情感傳達出百分之一左右,剩下的部分完全要仰賴自己內心感受。

因此如果真的要很認真談論這本書,可以分成太多部份了,我所說的不過是冰山一角,推薦還是自己借(或買)來讀比較好。

我看過這部電影的預告,我對這個預告感到很期待,但是同時也有點在猜測不知道李安會怎麼拍,因為預告片裡面向是很感人的影片,

當然也不是說書不感人,就是調性不太一樣.... 我對於這部電影的完整版很感興趣。


看完電影了!!! 書當然比較精彩,因為多了許多細節能感受,但我其實後來蠻喜歡李安的拍攝方式的,我喜歡他將影片重點擺在比利的單純上,甚至可以說他是非常忠於原著的,將比利矛盾的感受呈現的很棒,而且我覺得Joe Alwyn的演技很好耶!! 我會相信他所演的比利,將19歲青澀與純真詮釋得很好,我想,把這部片當戰爭片來期待,自然是會落空的;將這部片當作對美國的揭露,想以此大快人心的想法的人自然也會失望的;因為這本書不只要反戰、不只要談論美國,重點其實就是比利一個人的心境變化而已。

如果以這個角度看,這部片就真的很不錯。******是不是很多人忘了比利才19歲啦!!!(欲哭無淚)

 

 

arrow
arrow

    Greenjir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